发布时间:2025-10-15 18:12:39    次浏览
雪莲,是高山的精灵。凌寒独放,扎根雪线之上,傲立冰川之间;花色素洁,不慕蜂鸣蝶舞,更有药石之效。有人说,因公殉职的援疆干部王华,就像这样一朵纯洁的雪莲花,忍得住孤独,耐得住艰难,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扛得起责任。(10月14日《人民日报》)王华生前为镇江市援疆指挥组副组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师长助理,在干“大事”前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荣事迹,但面对凶险的自然环境,他没有丝毫退缩,选择了担当,把新的希望留给伊犁垦区群众,将困难和危险抛给了自己,直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疆是个大熔炉,可以淘汰一部分意志薄弱的人,可以成就优秀的援疆干部。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他毅然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寂寞的生活方式,将青春无悔奉献于伊犁垦区,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辉事迹,只有一颗为边疆群众无私奉献的丹心。援疆近3年,成就了王华的平凡和伟大,就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了他身上流淌着的潜质,那就是坚守。王华选择了援疆,选择了坚守,就意味着选择了孤独、艰难、压力、诱惑、责任,其中的寓意不是言语上的轻描谈写,更需要他在行动上去落实。坚守,不是老一辈干部的特有品质,在王华身上得到继续发扬光大。选择释放无悔青春,就意味着选择了坚守,意味着他每天需要面对繁琐的工作,远离亲人,过着寂寞的生活。他积极改善当地的医疗环境;建设可克达拉高中新校区;还要促进团场的畜牧养殖业、种植业、果蔬园艺业的发展。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综合楼项目申建殚精竭虑,他帮高中生依力米努尔·马合木提跃过龙门,他身体很“好”,办公室和宿舍里却放着很多治疗慢性胃病的药,他带领所在的工作组三年累计实施援疆项目55个,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位援疆干部的神圣职责。可以想象的是,在援藏生活中,王华度过了近三年时光,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不断洗涤心灵的尘埃,有了带领边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心智。三年来,他由先前的句容市副市长,迅速转换角色,担任了镇江市援疆指挥组副组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师长助理的职位,先后实施55个援疆项目,可谓是重担在肩。他不怕苦,不怕累,3年,900多天,王华没有一刻停歇,牺牲前还奔走在援疆项目上,把自己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以自己的宝贵生命释放新时代援疆干部正能量。雄鹰痛苦再生,获得了30年搏击长空的新的利器。当人们仰望长天,赞美雄鹰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它的这番苦难。同样的道理,援疆干部要想有一番作为,需要释放无悔青春,选择坚守和困难,可以让自身变得更加强大,王华的事例说明了一切,扎根边疆坚守心中的净土,老百姓就会永远把他记在心底。(胡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