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5 18:12:39    次浏览
粤剧是一个标志性的遗产其之于广东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随着粤剧日渐式微依附于粤剧生长的戏服厂原来状元坊内密集的戏服制作作坊已经完全消失较具规模的只剩下在状元坊出口处的状元坊戏服厂了 讲到状元坊很多年轻人都自然而然地想起那文具、服饰一条街但是对于老一辈的来说状元坊给他们的记忆更多是来源于戏服尤其是深得粤剧名伶青睐并闻名全世界的戏服一条街而自有状元坊之名起便诞生的状元坊戏服厂距今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 但是如今逐渐萎缩的市场和日渐沉重的租金使得它不得不面临随时关张的局面面对这种困局本该退休的继承人董慧兰又再一次主动挑起这个重担不惜拿自己的养老家底勉力支撑店铺 图片上乐得开花的这位就是董慧兰人称“兰姐”对传统的执着使她获得了广州戏服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谭权、谭暖、黄庆秋等老艺人的教导下兰姐学习戏服制作的各种工艺从设计、画图、放样、开料到绣花、过浆、剪裁、车缝经过了数十年的学习和打磨她掌握并迷上了戏服制作整个流程1995年当状元戏服厂面临着解散危机的时候兰姐毅然提出承包戏服厂继而成为广州戏服的传承人继续传承和发扬具有岭南特色的粤剧服装艺术 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做了40多年而陪伴她一直走过来的,也有让她引以为豪的手艺特别是刺绣传统的手推绣呈现出来的效果无论从图样的生动性、颜色的丰富度上都是机绣无法比拟的由于设计新颖、做工精湛状元坊戏服深受国内外演艺界人士的喜爱如香港著名艺人沈殿霞、郑少秋、李嘉欣等的演出戏服都曾由该厂加工制作在戏服厂的店面墙上至今还挂着几张李嘉欣拍摄《杜十娘》时着戏服的旧照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即使是面对如此复杂且耗时长的戏服制作过程也坚持下来了皆因戏服结构复杂,尤其是其中的刺绣部分对手工的要求很高要想基本掌握手艺初学者必须得先打磨个三五年要想做上师傅更是至少得有个十年积累而要想掌控全套流程三十年的经验更是不在话下 此种艰辛,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承受很多年轻人在学习阶段就坚持不下去了进退维谷一方面年轻的学习者冷落这一门手艺另一方面年老的能工巧匠相继过世一向达观的兰姐并没有就此停住脚步而是不断地尝试新的方向同时也培养出了自己的传承人——婷婷 90后的婷婷接手这一份“家业”让兰姐甚是欣慰这对于她来说是幸运的因为有新一代的传承人肯继续从事这份“钱”景不那么好的职业并跟她一起并肩给戏服厂造血重生毕竟作为粤剧文化的中心在偌大的广州城内能找到做戏服比较地道的已经寥寥无几了 而传承人婷婷也表露出自己的担忧:“我们不怕戏服市场难做,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租金。”这幢老旧的楼房月租3.8万元/月加上工人工资和水电,一个月开支超过10万元生意不好的时候,一天也就几十元的生意如此极度失调的收支比例着实让兰姐和婷婷左右为难 但是她们都无怨无悔仍然在此奉上自己的青春和金钱兰姐还说:“现在广州只有我们一家戏服厂了,如果真的顶不住了,关了,就遗失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样的她们只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传承文化传统和技艺坚守住这份情怀大概是不想这技艺在手中断了传承吧配乐 | 沉醉东风图片来源 | 大粤网